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k8·凯发资讯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3 15:06:02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1)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2)

个人简介

张丽宁,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南京晓庄学院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员兼职研究员,江苏省卓越教师创新培育对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中青年优秀人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赛课,均获得优异成绩。多篇文章发表于全国省市教育教学类刊物,其中10余篇文章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教材与绘本的融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教材的拓展形式,绘本可以增加语言输入和深入挖掘主题意义。根据话题契合、语言契合、认知契合的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不同课型、各个教学环节中,绘本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发挥教材延续育人的功能。基于主题多媒介融合、基于问题多角度理解、基于活动多方面运用,实现学生从语用能力到思维品质再到学科育人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意义;教材;绘本;融合;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教育部,2018)。

现如今,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语篇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观摩此类教学研究课时,发现一些问题:有些课虽冠以“主题意义”的帽子,但教师却忽略对主题意义的建构,更多地停留在语篇的阅读教学;有些课对于“主题意义”虽有触及,但只见皮毛,并未有深入的解读,没有充分挖掘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现存的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理解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教育部,2011)。现行英语教材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考虑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严谨有余,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趣味性不强。绘本以图文结合的表达形式讲述故事,通过图文的交织和互动,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为学生英语学习打开另一扇窗。

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的意义

1. 主题引领,深度挖掘

小学英语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互相补充,融合共生。绘本作为补充语料,可以弥补教材内容单一和趣味不足。根据教材内容选取的绘本,既可以增加语言输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可以结合教材的主题情境,挖掘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更深层次的育人价值。

2. 梳理关联,建立联系

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以教材为主,绘本为辅,其地位为教材是“母乳”,绘本是“辅食”。因此,在开展融合教学之前,教师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单元主题、语言规律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横向梳理、纵向关联,找准教材和绘本的融合点,对教师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种提升。

3. 多维视角,发展素养

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富有趣味的情境,让语言知识的学习更真实有趣。有意义的绘本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增强多元文化的认识,在绘本蕴含的情感体验中,用多维视角看待问题,发展阅读素养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原则与模式

1. 教材与绘本融合原则

(1)话题契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了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学校与日常生活等30多个话题,绘本与教材融合首先应该基于话题优先原则,选择与教材话题契合度高的绘本,拓展阅读,建构话题理解基础上的主题意义提升。根据话题结合绘本融合教学,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何锋、齐迅,2012/2013;下文从略)为例,罗列如下(见表1):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3)

(2)语言契合

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可理解性输入是“i+1”原则,教材语言的难度可以看成“i”,选择语言难度略高、有适当拓展内容的绘本“1”促进学生语言习得,发展内部语言系统。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 与RAZ分级阅读绘本B级Near and Far away结合教学为例,教材创设过新年叔叔给孩子们分发礼物的情境,孩子们根据礼物的位置远近,利用句型What’s this/ that?询问,重难点在于this和that的理解。绘本通过简单、易懂的情境,呈现同一动物的不同位置距离,用This...is near和That...is far away句型来加深学生对于this和that的理解,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增加near和far away的语言输入,达到“i+1”的语言输入和整合,获得新的语言习得。

(3)认知契合

绘本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感水平,通过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形成学

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心智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与译林版《跟上兔子》结合教学为例,教材的情境是询问学生喜欢的科目,绘本的内容为闯关寻宝,需要运用学科知识(艺术、数学、科学等)来寻找闯关密码。两者结合教学,以趣味学习为前提,学生在闯关成功的过程中,不断体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形成知识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潜移默化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积极的态度。

2. 教材与绘本融合模式

(1)根据课型的融合

目前,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越来越多地在小学英语新授课和复习课中广泛运用。新授课可以是语篇、词汇,甚至是语法的新授教学,例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与译林版《跟上兔子》One day结合教学,通过谈论一天的作息安排,让学生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 与绘本Peppa’s New Year结合教学,在新年的情境中,介绍更多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词汇和风俗习惯。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8 Dolls与译林版《跟上兔子》 Zoe for Mum结合教学,创设帮助无家可归的动物寻找家的情境,串联绘本情节、教材内容,整体复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产出新的语言内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4)

根据课型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绘本补充教学,关注语言形式的同时,更注重绘本背后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让绘本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发挥教材延续育人的功能。

(2)根据环节的融合

所谓教无定法,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绘本教学可以融入课堂教学的导入、复习、巩固、作业等各个环节。例如在导入阶段,针对译林版《跟上兔子》A red coat的内容进行复习,激活学生关于颜色和服饰的词汇后,开展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的教学;在巩固环节,学习完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过渡到绘本Santa Claus has a busy night,通过孩子和圣诞老人两种视角,体会圣诞于孩子们的快乐和于圣诞老人的辛苦;在作业环节,学习完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将译林版《跟上兔子》Thank you作为作业补充阅读,在分享与感谢的主题引领下,帮助学生实现从分享食物到助人为乐的情感价值提升。

基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同一节课中,教材与绘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融合,实现学生语言和认知的共同发展。

四、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实践

依据上述的教材与绘本融合原则与模式,本文选取一篇基于主题契合的新授课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与绘本融合的教学实践,呈现如下:

1. 教材及绘本分析

本案例教材选择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标题为 New Year,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题群是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语境的内容是传递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与传统节日。本单元语篇通过电子邮件的展示形式,围绕“春节”这一主题,介绍中国香港女孩Ann一家的春节活动和计划。

绘本为译林版《跟上兔子》四年级第3季 Nian,绘本描述的是春节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关于“年兽”的古老传说。

通过对教材和绘本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主题高度契合,皆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材文本侧重对“春节”活动和计划的讨论,绘本侧重对“春节”由来的故事介绍,通过对教材和绘本的梳理和概括,对“春节”乃至“节日”主题内容的分析、重组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关于这一主题的概念,形成文化意识的认同感,发展学生思维,迁移语言知识。

本节课是新授课型,课前学生学习绘本 Nian,学生带着对的理解和知识激活,进行教材 New Year的语篇学习。

2. 教学目标设计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5)

教材教学目标偏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教材及绘本结合教学的教学目标,利用绘本,有效促进学生加深对“春节”的理解,同时,基于教材内容,开展辩证思维,由“春节”上升至“节日”主题内涵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3. 教学实践

(1)整合理解---激活思维,信息链接

本课通过对教材和绘本的分析,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关于“节日”的主题意义,因此,在开展教学设计时,要首先基于教材和绘本的语言的整合理解。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询问两个问题:Who Nian away? 和How does he drive Nian away? 帮助学生回忆绘本 Nian的相关内容,形成信息链接,引导学生进入教材语篇的学习。

【设计意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设计是以语篇为基本学习材料,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为中轴,辅之以聚焦语言知识学习的英语教学思路(林庆国、南美善,2019)。

本环节以绘本 Nian讲述的年兽故事和新年习俗为基本学习材料,在唤醒学生关于绘本 Nian内容的记忆后,总结出关于春节red cloak, , 等习俗,帮助学生搭建绘本与教材语篇之间的信息关联,为深入探究“春节”的主题意义做好充分准备。

(2)梳理内化---深入探究,建构主题

在深入研究教材语篇内容发现,语篇讲述的中国香港女孩Ann介绍自己一家的春节活动和计划。除了传统的春节活动外,中国香港过年有着与内地不一样的习俗和习惯。因此,在此环节,需要通过“深入研读---梳理归纳---提取内化”三个步骤,帮助学生建构和深化主题意义。

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层层紧扣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信息,促进其积极和主动的思考。

① 通过询问What is Ann going to do at New Year?来帮助学生从整体理解语篇信息;

② 根据学生的答案,帮助学生理答,进一步追问 Why do we have these ? What other do you know? 激活学生思维,理清语篇脉络,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体系化。

③ 设计问题链,让学生自主建构中国香港春节和内地春节不同的习俗,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Q1:After a big with , in Hong Kong go to the and buy some . Do we do the same thing?

Q2: Why do they buy some ?

Q3: What kind of do they buy?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模式探究(图6)

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香港市民除夕买花是因为地区差异和习俗不同,同时,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吉祥寓意,顺带提到的一点是“花”这个字的粤语发音是“发”,寓意rich.

【设计意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现的过程,是遵循认知规律从表层信息走向深度学习的过程(赵杰、王冠博,2018)。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回答的理答,帮助学生梳理春节这些习俗和“年兽”的传说有关系,再次实现教材与绘本内容的联结。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过年还有哪些习俗,进一步感知“春节”的主题意义。最后,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语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以问促思,深度挖掘语篇信息,补充和丰富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认识---即“春节”的内涵、不同区域的不同习俗以及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含义等。

(3)迁移输出---提取内化,建构主题

在处理完教材语篇和绘本相关内容后,在学生对于“春节”主题意义有了清晰的概念。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将该主题意义再次提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通过对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对比,让学生感知“节日”的主题意义,实现其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中西方节日的对比,由“春节”升华至“节日”的主题意义,让学生有更深层的思考,完成主题意义的构建。

教师从Food、、等方面对比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帮助学生对“节日”这一主题进行纵向比较,基于语篇的内容,适当超越,通过已经内化的“春节”知识,结合已有经验中的“圣诞”知识,诠释“节日”主题的含义,帮助学生整体和全面地建构起该主题意义。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We know in China, New Year is the most , what about in ? 学生通过开展探究、梳理、归纳、小结等活动,层层递进,逐步形成见解---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差异,节日的习俗有差异,但这些节日都是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对主题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完成了与主题相关的认知建构。

【设计意图】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张秋会、王蔷,2016)。

在本环节中,教师充分做好基于教材和话题的分析,实现了由“春节”向“节日”的主题意义的两次建构,找准了主题意义的落脚地。通过对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已经了解了很多中西节日的内容,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带着已有的内化知识和充分激活的知识经验,在语篇阅读和语言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对于“节日”主题的主动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体会中西方节日的功能之后,学生明白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五、总结与反思

1. 基于主题,多媒介融合

开展基于主题的多媒介融合教学,可以避免教学材料的单一性,避免学生语言学习的碎片化和文本理解的肤浅化,利用多媒介相互补充的优势,更全面、更系统地帮助学生构建更深层次的主题意义,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要从课程目标整体出发,溯本求源,基于教材语篇,全面解读,确定主题。基于主题的背景,整合相关绘本、视频、图表、漫画等资源,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层层递进、启发思维的环节,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主题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 基于问题,多角度理解

探究主题意义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who,when,where等浅表信息的层面,需要通过why,how,what等问题的深究,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主题意义,培养其深度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根据主题意义确定的目标,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在有逻辑关联、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主题的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3. 基于活动,多方面运用

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设计,可以实现从语言理解层面的活动到实践应用层面的活动,再到迁移创新层面的活动的两次对接,如同上述教学实践中提到的,由“春节”主题意义到“节日”主题意义的提升一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主题探究活动中,实现从语用能力到思维品质再到学科育人的提升。

同时,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设计,要以主题探究为目的的关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该主题经验,帮助其在听、说、读、看、写等活动开展中,形成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自己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冯蔚清《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林庆国、南美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A Life in Sport阅读课文为例”,《黑龙江教育》2019年第12期

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年第11期

何锋、齐迅(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译林出版社,2014年

张海燕、章玉芳(主编)《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译林出版社,2018年

赵杰、王冠博“围绕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实施———以 Smart or 阅读语篇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第8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凯发·k8(哈尔滨)官方网站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4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8000507号